双云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福满农门 > 第740章完婚
松赖香这边也是同样起个大早,因为是外地来的,她小姑小姑父也不熟悉这儿,所以都得元家的亲朋好友帮忙。
全福婆子都是施灵帮忙给找的,一大早就过来给她开脸梳头挽
松家小姑就
松赖香穿金戴银得整个人都华丽起来,嫁衣也都是金丝绣的,施灵后边还百忙之中抽空过来帮她穿戴。
松赖香
松家小姑都
等最后的红盖头盖上,松赖香就端坐着等待接亲的人来了。
花大人亲自吩咐的,衙役开道,专门让条直路出来。
元武他们也不负众望,前边铜锣炮仗开路,他们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个八抬的大红轿子,后头是花承恩请来的一班老乐师们,吹吹打打,又有撒小红包和喜糖的。
好不热闹。
松家小姑买的宅院
但也没多远。
元武骑
松家也不故意拦亲。
元武他们一到,松家小姑小姑父就直接笑着放人进去。
他们夫妇俩今日也穿着施灵店里做的衣裳,锦红色的缎子,看着夫妇俩也很神又显气质,总之很得体。
元武微微鞠躬拜谢他们,而后就带着伴郎团们进去。
施灵直接扶着松赖香出来,他们也没买什么下人,所以院里挺冷清的,好
周煜就带头给塞红包,连同施灵也给了,花承恩笑嘻嘻地有样学样,元银宝和濮瑾还有任丘也都纷纷给红包。
全福婆子乐得见牙不见眼,好话是箩筐一箩筐地往外倒呢。
元武也笑着谢过婆子和施灵,而后带着伴郎团们又轻轻松松地带着新娘子出门了,松家小姑则是
松赖香被人小心翼翼地护送上轿子里头坐好才安心。
她的小心脏也全程扑通扑通地跳着,心里欢喜极了。
半点没有想哭的感觉。
她那是高兴得不行了都,又哪里会有难过的意思呢?
但按照规矩还是挤两滴眼泪出来,生怕不哭寓意不好。
元武顺利接到人也就可以启程回家了。
松家小姑小姑父忙活完礼数又赶紧让嫁妆的队伍跟上。
元家舍得花钱,松家也不赖,实心眼的夫妇俩一个铜板都不贪,陪嫁就是这个出嫁的院子,房契就是松赖香的。
除去这个,元家送来的聘礼聘金全数归还有嫁妆带回去。
共有大箱笼八对,棉被褥十二床,四季衣裳二十六套,布匹八十八匹,梳妆台,小儿床,和金银首饰等。
绑着红花的嫁妆车辆浩浩荡荡地跟
看着也十分气派。
松家小姑小姑父也把院门锁上,跟着嫁妆的车队去元家。
说好的送亲的。
毕竟松赖香也没有其他什么亲人,他们又是外地的。
小姑小姑父自然要跟去。
伴随着热闹喜庆的喜乐,车队路上也一直撒红包和喜糖,毕竟哪怕是暂时的开路也影响了人家行走嘛。
补偿也是要的。
大家也没有不乐意就是,元家那是造福百姓,就说他们带动的农业就养活多少人了!?有谁还会不满他们的?
完全没有。
再说了。
最近到处成亲,路上时不时的都得堵着,他们都习惯了。
所以大家对元家尊重着呢。
*
车队顺顺利利地归来后也就是顺顺利利地完成结亲仪式。
跨火盆。
进堂屋,拜高堂,拜天地,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全程大家伙都是喜气洋洋地笑容,拜堂还博得满堂喝。
元武和红盖头下的松赖香耳根子都不禁
新娘子被夏日小春花送入洞房,元武则是留下来招呼客人们。
能来院子里头的都是镇上的亲朋好友们,所以也不会灌酒。
元武结亲还是很轻松的,当他的伴郎们不用挡酒也轻松。
大家也不闹洞房。
让人小俩口安安生生地歇息歇息,这一天下来也够累的。
大房和三房外加元明香他们没来是因为要招待其他热情的镇民们,因为元家二房长子大婚,所有元家做吃食的店铺免费吃酒席,所有日用品的店铺打九折。
娱乐场所则是打八折。
周家为了庆祝也跟着打折,弄得镇民也明白那点意思。
若是寻常关系再好也没有做到这份上的,必定是要联姻了。
而人选自然只有一个。
大家伙都默认了。
元大硕夫妇也没有再多说什么,看着喜宴结束后小闺女跟着人周煜屁股后头走了,他们也早默认对方是自己准女婿了。
*
元武和松赖香成婚后成长地更为迅速。
总归整个人都散
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儿郎了。
元大硕夫妇虽然感慨孩子长得快,但还是很欣慰的。
喝过小两口的敬茶,又给他们俩封个大红包,再给松赖香俩玉镯子,元武一对玉佩,这婚事就完礼了。
大婚次日他们就又回青山村大摆酒席。
戏班子
青山村又热闹起来。
葛氏也带着龙凤胎和大房三房元明香他们都一块回村里庆祝了。
松赖香也都一一见过长辈小辈们,大房夫妇也很大方地给了对金镯子当见面礼,三房夫妇也肉疼地跟着送金手镯。
葛氏也破天荒地给了松赖香她一块玉佩,松赖香乖乖巧巧地说:“谢谢阿奶。”
她也不晓得元家从前的恩怨,所以同他们十分亲近。
葛氏都恍惚一下,知道是二房他们没乱说,所以对她的态度更温和。
元大硕夫妇明白葛氏不会再闹事后也就彻底安心了。
而后高高兴兴地庆祝起来。
毕竟是长儿媳啊。
夫妇俩对她也当亲闺女似的疼的,孩子们对嫂子也尊重。
松赖香倒是完全没有架子,脾气也不娇蛮,对弟妹们都很温柔,还会时不时冒个冷笑话,尬得大家直乐。
笑话不好笑,嫂子挺有意思,挺好玩的。
元绣和元满元澄很快也跟她熟悉起来,也就放开了。
元武瞧见他们关系融洽,相处和睦,心里边也是欢喜。
松赖香更觉得幸福。
没想到她自己居然能嫁到那么祥和的大家庭里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