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云小说网 > > 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清穿) > 3、第 3 章
    公元1714年6月12日印度果阿雨

    上午十点三十七分,我和我的学生们——十三个由葡萄牙教会派往大清帝国的传教士们,终于到达印度西海岸的果阿邦。

    在经历了非洲海岸的炎热天气和凶险无比的漩涡之后,能够沐浴着印度的朦胧烟雨,享受微风带来的清新凉意,看着岸上衣着鲜艳的印度教众,手持弓琴载歌载舞,每个人都由衷地感谢上帝,并欢欣鼓舞,重拾到达东方大国的信心和决心。

    这一切于我来说,恍如游梦。

    一年零一个月之前,我在公元2023年享受现代社会方便快捷、丰富多彩的生活。

    作为家里的老小,从没为生活发愁,当同学们都忙着考研、找工作的时候,我早已保研,正打算收拾行囊,去毕业旅行。

    可上帝跟我开了个玩笑,把我扔到了十八世纪的意大利。确切的说,是1713年意大利北部的热内亚。

    我在一座叫做比塞埃的哥特式教堂前降落。

    第一个‘捡到’我的人叫古塞,是这所教堂的修士,他操着一口意大利北部方言(我大学修过两年西班牙语,可以和他做些粗略的交流),向我介绍这个时代。

    我花了很长时间弄明白时空穿越这个事实,但我找不到回家的路。

    不久之后的一天,古塞被罗马教廷批准去中国传教。

    原来,古塞因马可波罗游记爱上了中国,他已经连续六年向教廷申请去中国传教,这一次终于成功!

    和他一样获得东渡机会的传教士还有十二个。

    紧接着,我被教廷聘任为翻译官,将随传教士队伍一起去中国。

    由于整个欧洲只有葡萄牙有往大清派传教士的资格,所以我们需要从葡萄牙出发。

    启程之前,来自欧洲各国的传教士们,要先在葡萄牙的卡伯拉修道院接受汉语言和汉文化培训。

    我是他们的汉语言老师,并借机学习了他们的语言。

    1714年2月,宣誓永不背叛上帝之后,我们登上了爱思佩仁斯号,开始往大清帝国进发。

    我们要绕过非洲,到达印度,经由澳门,登陆广州,最后进京。

    从1714年3月到6月,我们经历过仿佛无休止的风浪,阴晴不定的天气,源源不断的海盗,突然爆发的热病,食人的非洲土著,还要忍受船长和大副突然半夜高歌……

    所幸,人类是坚强的物种,我们总算成功来到印度。

    果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之一,这里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下船之后,我们受到当地教会的热列欢迎。

    就在繁冗的仪式正在进行时,码头上一个印度男孩对我勾勾手指,把我从人群里救了出来。

    这孩子要带我游览当地风土人情,而且只要一个银币。

    他能说一口流利的葡萄牙语,就像沙鼠熟悉沙漠一样熟悉这个城邦,而且极其自来熟。

    巧的是,他的名字就是沙。虽然才九岁,但自小就在港口讨活儿,经常给外国人当导游赚小费,十分老练。

    我看港口不远处有个集市,摩肩接踵十分热闹,便要他带我去那里看一看。

    港口集市庞大繁杂,方圆一里内摆满了地摊儿。

    有的摊主甚至在地摊儿后面打了个帐篷,以便五天后再一次逢集的时候还能占领这个摊位。

    沙吹着口哨和摊主们打招呼,他们冲他挤眉弄眼,似乎在感谢他又带来一个外国客人——对于不懂行情的游客来说,在这里不当冤大头的几率是很低的。

    不过,这里东西做工相对粗糙。沙说,要买精品的话,得去另一个叫帕纳吉的城镇。

    我在一个窝棚店里淘到一个漂亮的本子,呐,就是我现在用来写日记的这个。

    离开集市的时候,我给沙买了一顶帽子。他高兴地说,“我永远也忘不了您。”

    暮色降临的时候,他送我回到传教士们下榻的宾馆,临别之前,我又给了他一个银币。他开心地将银币抛起来,吹着口哨和我道别。

    古塞在宾馆门口徘徊,看见我的身影,立刻出来迎我:“老师,您怎么去了这么久,我从仁慈耶稣大教堂回来,看到您还没回来,担心得不得了。”

    忽略近三百年的时空差不计,他今年二十四岁,比我还大三岁,却时时刻刻用‘您’这个字来称呼我,叫得我很不好意思。

    或许我就不应该教给他这个称呼。

    公元1714年6月14日印度果阿细雨

    我们要在果阿停靠三天,一方面爱思佩仁斯号需要补给,另一方面,传教士们要代表葡萄牙教廷视察果阿天主教会,还要传递所谓上帝的旨意。

    五月之后的果阿非常炎热,白日里温度平均有三十五摄氏度,就连晚上也有三十度之高,可以想象在没有风扇没有空调的十八世纪,这样的日子有多难熬。

    幸亏现在是雨季。六月到来的季风雨能给酷热的暑天带来些许凉意。

    我们的早餐是粗糙劲道的印度面包和新鲜椰汁,还有菠萝罐头以及必不可少的葡萄牙腊肠。

    昨晚,果阿天主教会的主教设宴为我们接风。

    席上有一道叫做文达卢的咖喱猪肉料理,放了很多辣椒和椰子油,味道很呛。

    古塞不太适应这种口味,碍于主教大人的面子,不得不强迫自己吃到盘子见底,结果回来就不停跑厕所,口中愤懑而绝望地叫着上帝。

    今天早上,这位顽强的传教士依旧准时起床,和其他人一起去拜访果阿的天主教徒,我则继续浏览当地风土人情。

    昨晚,我已经向宾馆的服务员打听过,帕纳吉是果阿邦最繁盛的富人街,那里卖最新潮的衣服,最昂贵的手杖,最精美的手工艺品,最精确的机械钟,最详细的航海图……总之汇集了印度最先进的文化、科技!

    我怎能不去看一看?

    向导依然是沙,我们租了一辆马车上路,一路上,他滔滔不绝地给我介绍沿途的建筑和人。

    作为葡萄牙最重要的亚洲殖民地,果阿方方面面都被改造过。

    这里的建筑充满葡萄牙风格,路上充斥着纯粹的西方人以及亚欧混血。

    两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帕纳吉镇。这里是富人区,纯粹的印度人更稀少。

    沿着镇子中央的石板大道,马车走了十来分钟,就到了著名的金其利商铺街。

    这是一条南北向的大街,从头能看到尾,不是说它短,而是说它直。可见这个城镇的规划是相当整齐的。

    街道两旁的建筑多为白色,大理石的门柱漂亮庄严,街道中间每个几米就有一个两米多高的雕塑,多为圣经中的人物。

    街上人不多,但都穿着奢华,举止文雅,整条街散发着的葡萄牙上流社会的气息。

    初到热内亚的时候我身无分文,但在卡伯拉修道院当汉语老师的这几个月,罗马教廷和葡萄牙教会都给我开工资,而且两方都慷慨大方,使我有了不少积蓄。

    因为教廷完全负责我的衣食住行,所以我多数钱财都用来买工艺品和书。

    正在经历启蒙运动的欧洲社会,不论科学、艺术还是思想都在蓬勃发展。书里有淘不尽的宝藏。

    欧洲各国书店从来都只有弹丸之地,但里面的藏书之丰富,让人咂舌。

    书店的老板就像会魔法一样,能准确地记住每一本书的位置,简直比现代图书管理系统还要强大。

    果阿的书店也差不多,几平米的小房间里摆满各种书籍,连门道都被塞得很挤,我只能侧着身进去。

    里面光线幽暗,一个秃顶的胖老头正在桌子上打瞌睡。

    我淘到一本很有收藏价值的梵语经书,不过老板是耆那教的信徒,硬塞给我一本耆那教的传教小册,这本经书就免费送了。

    从书店里出来,我又进了一家服装店,里面全是欧洲贵妇所穿的长裙,每一件都很华丽漂亮,可惜,我现在做男子打扮,穿不得。

    沙把胳膊抱在头上,笑着打趣我:“大人也喜欢穿女人的衣服吗?”

    “嗯?这是什么意思?”我不解地问。

    “我们果阿的总督就喜欢穿女人的衣服,他每年都要开一个舞会,要求参加舞会的男人穿女人的衣服,女人穿男人的衣服。我想,这是从帝国传来的风俗吧,大人您不就是从帝国过来的吗?”

    啊~奇奇怪怪的见识又增加了。

    正说着,人群中忽然发出惊叫,一个打着赤膊的印度男人,手拿鞭子追着一条伤痕累累的金毛犬朝我们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