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 岁月如梭。
明珠
一阵自行车铃声响起,小五立刻从凳子上起身,欢喜道,“妈, 是大姐她们回来了”
话音刚落, 门外涌进来几个青春洋溢的姑娘, 各个脸上红扑扑的,汗流浃背,却难掩脸上的兴奋。
为首一个扎着马尾、个头也最高的,举着一个信封, 激动道,“妈,我考上北大了”
不是萧平姐妹是谁
明珠擦了一把手,连忙接过去,信封上北京大学四个字, 是那么的显眼。
“好好好,我闺女真棒”明珠拿着录取通知书,摩挲了好半天,比她自己考上了还要高兴。
“走,关门,今天不开张了, 回家给你们做好吃的庆祝一下”
“好耶妈妈做的饭最好吃了永远也吃不够”小五拍着手道。
母女六人说说笑笑的一同回家,十多年过去,孩子们都长大了,明珠却不怎么显老,跟几个孩子站一块,像是她们的姐姐一般。
这些年她们家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经济条件自不必说,更多的是孩子们的变化。老大萧平,刚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学的是英语专业。老二萧安,马上就高三了,成绩很好,说不得明年她们家还会出一个北大学生。老三过了这个暑假就上高中了,跟两个姐姐一样,考上了他们市的重点高中。老四今年上初三,也是
姐妹五个都是品学兼优的尖子生,从小到大的学习都没让明珠操心过。街坊邻居哪个提起她们都是赞不绝口,都说她们家祖坟冒青烟了。
而明珠的私房菜馆,也经营出了名堂,不仅
可偏偏,她家的菜异常好吃,别人怎么也做不出她那个味道,连白送的白米饭,都比别人家的好吃。也就难怪老板脾气这么古怪,还每天宾客爆满,许多人不远千里的来到这,就为了尝一尝这盛名远扬的一道私房菜。
回到家,明珠问几个孩子,“今天吃什么”
萧平道,“妈,这么热的天,您就别忙活了,随便吃点什么就行了。”
“那不行,考上大学是大喜事,怎么着也得庆祝一下,你们都不爱下馆子,咱们只好自己做了。”明珠直接问小五,“小五你说,想吃什么”
几个大的都懂事,只有最小的这个被姐姐们宠坏了,单纯又好哄。果然,她一问,小五就说,“妈妈,咱们吃烧烤,我想吃这个好久了”
“行,就吃烧烤”
“耶妈妈你最好了”小五欢快道。
因为烧烤不是什么健康食物,明珠平常不让她多吃。但小五最喜欢这个,所以一听说她允许了,高兴的跟什么似的
家里以前也做过烧烤,所以工具都是现成的。明珠忙着腌肉,孩子们帮着洗蔬菜,洗好后又拿竹签串上。
什么青菜、茄子、玉米、辣椒、蘑菇、金针菇应有有,不说明珠的农场,只说现实世界里,随着科技
农场出产的牛肉羊肉,还有鸡胗之类的,被明珠腌渍之后,用竹签串起来。
另一边,小五跟萧乐已经点着了炭火,都不用明珠动手,她们几个就忙活着烤了起来。
“妈,你就坐这等着吃,也让我们孝敬您一回”小五跃跃欲试道。
“那感情好,妈就等着尝尝小五的手艺。注意勤翻着点,可别烤糊了。”
“好嘞”
女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混合着烤肉的香味,很快飘出了院子。
腌渍入味的牛肉,被烤的滋滋冒油,香气扑鼻。小五撒上孜然、芝麻和辣椒,献宝似的送到明珠面前,“妈,你快尝尝”
明珠顺势咬了一口,鲜嫩的牛肉混合着孜然的香气,确实美味无比,好吃的能把舌头吞下来。
“怎么样”小五眼巴巴的看着。
“好吃。外焦里嫩,火候恰到好处,小五的厨艺越来越好了。”明珠点头道。
小五立刻骄傲起来,“那当然,我可是您亲闺女。”
“妈,你也尝尝我烤的青菜。”萧乐也立刻递过来一串。
明珠吃的无比满足,孩子们大了,都知道孝顺她。多年的辛苦都值了,明珠这一刻还挺有成就感。
正热闹着,外头忽然有人敲门,“谁啊”萧安忙去开门。
“是我。”一个清冷的声音传来。
“邵叔叔啊,您怎么有空过来了”
原来是邵南城。
这些年如果说还有什么没变,那就只能说邵南城十年如一日的讨人嫌了。
明珠一家买了自己的房子后,他立刻买了对面的,跟她们做起邻居来。也不见他有什么过分的举动,就是跟牛皮膏药一样甩不掉。明珠家有事,他一定是第一个出来帮忙的。对孩子们也挺和气,偶尔来蹭个饭,明珠也不好赶他,这样就跟她们家混熟了。
他倒是没有逼迫明珠,就像是他说的,只默默地喜欢,安安静静的
后来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反正邵南城这个人还挺安静的,也妨碍不到她什么。
倒是邵国安,前年忽然结了婚,据说还是奉子成婚。
为什么说是据说呢因为邵国安结婚的时候都没告诉她,更没有邀请她。就是突然有一天,他自己跑回京城去结了婚。然后工作也调到了那边,再也没有回来过。
明珠隐隐觉得这事有蹊跷,但也没有多问。因为她的缘故,人家拖了那么久才结婚,要是再因为她的插手而出了什么岔子,那她就难辞其咎了。
明珠对邵南城的不请自来也没说什么,随口招呼了一句,“自己随意。”
邵南城便挽起袖子,自己烤了起来。
认真来说,这个男人长得是真的十分好看,而且几十年如一日的对她心意不变,可惜明珠就是对他不来电。有可能就是天生不对盘。
酒足饭饱,邵南城递给萧平一个房本,言简意赅道,“大学礼物。”
萧平不知所措的看向明珠,“妈”
明珠扫了一眼,北大附近的一套小户型,但肯定不便宜,“着,以后你
一套房子,对于现
九月,明珠带着几个孩子去送萧平上大学,顺便也